近日突然感觉好像自己已经几个月没离开杭州了,颇有些抑郁。打开手机一查发现厦门天气还挺好,又因为疫情还未结束,酒店的价格也基本处于打骨折的状态,那还等什么呢?
早上七点从杭州上高铁,到厦门已经是下午一点,不得不说高铁坐这么久还是有点难受。地铁坐通关,直接从高铁站杀到海边的中山路步行街。
一出地铁就能感受到海滨城市的不同,路边的绿化有不少棕榈树,空气中也夹带着一丝海水的潮气。
不管是岛内中山路附近的建筑,亦或是鼓浪屿上的别墅群都带着浓厚的殖民主义气息。甚至这边的特色面食沙茶面都是舶来品,这也说明了在晚清因为「南京条约」(Treaty of Nanking)被迫开埠的厦门与海外的联系之密切。
有点可惜的是厦大因为疫情原因暂时不允许游客进入。只好从厦大门口开始沿着环岛路一路往曾厝安漫步,走累了就在沙滩边找个安静之处吹吹海风,听听海浪。
晚上在曾厝安随便找了家小店吃了顿海鲜,口味实在太清淡,有点难以下咽。曾厝安应该是厦门民宿特别集中一个地方,不过我是不喜欢住民宿的,看着摩肩接踵的游客就有点头皮发麻。
第二天中午从邮轮中心码头坐船到了鼓浪屿,由于选的普通船,没有空调。好在船开起来海风挺大,也不算太热。
鼓浪屿上除了游客和从事旅游相关的人之外还有不少岛上的原住民,不过基本上也都是老人,居住条件在我看来除了风景好外极其恶劣。
近几年来岛上青壮年也基本上离开小岛去厦门定居了吧,岛上还有医院、学校、菜市场等基本生活设施,估计再过不久也都会随着人口的流失相继关闭。
在鼓浪屿上住了一晚,四处漫步,整个小岛也算是晃了个七七八八。个人意见,整个鼓浪屿的旅游开发显得有些失败,如果光论海景,比鼓浪屿强的小岛在中国应该比比皆是。
鼓浪屿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以及岛上各式各样或是由殖民者或是由华侨建造的具有外国风情的建筑。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产物,岛上有着那么多领事馆的旧址,那么多富商的别墅,有很多是完全关闭不让外人进,还有一些没有任何标识让人分不清是民宅还是历史文物。
鼓浪屿既然号称“万国建筑博览”,那应该在这上面多花功夫才是,把每个历史建筑都开放出来让游客参观,并加以介绍解析,这样也许才能让人对岛上的一些建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对我而言,岛上的游览给我留下最大印象的建筑一个是岛上部队驻扎之处,另一个是干部疗养院,可惜这俩处我都进不去 😂。
另外,对于岛上有多处景点需要另收门票才能进入我也持保留态度。也许把所有都费用都算在上岛的门票,岛上一切都可以随意走动会让人感觉更自然一点。
总体感受,厦门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海滨城市,适合旅游观光,但想要定居的话就得看你家底有多厚了,岛内动辄六七万一平的房价可不是一般小城市拥有的。
另外,大海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治愈的东西。
落地窗,海景房依然是我的一个小小梦想。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